新闻中心News

ng体育2022年10月16日:“世界粮食日”小史

2024-03-28 13:47:5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ng体育2022年10月16日:“世界粮食日”小史世界粮食日(World Food Day,缩写为WFD),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。2022年第42个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“不让任何人掉队。更好生产、更好营养、更好环境、更好生活。”这是由于2021年以来,自然与人为灾害叠加,新冠疫情、国际冲突持续,全球饥饿人口已达8.28亿;31亿人无力负担健康饮食。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就行动,一起做得更多,更好。面对迫在眉睫的全球粮食危机,我们需要团结一致,齐心协力,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ng体育官网app下载,让每个人都能定期获得足够的营养食物。同时,2022年“世界粮食日”全球活动还包括摄影展、世界粮食论坛、“青少年世界粮食日”活动等。

  “世界粮食日”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)大会决议中确定的。它的宗旨是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视ng体育官网app下载。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是有特别意义的,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0月16日。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在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中确定:1981年10月16日,是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。

  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”,简称“粮农组织”,英文缩写为FAO。该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,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,总部设在罗马,目前有成员180余个国家和地区,其宗旨是“改进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”,“改善农村人口状况”,“帮助发展世界经济和人民免于饥饿”。

  自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“世界粮食日”。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“世界粮食日”,每年“世界粮食日”,包括粮农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、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都会开展各种宣传与纪念活动。大会为最高权利机构,每两年开一次会。该组织的出版物为《农业经济与统计月报》。

  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,为此激励国家、双边、多边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;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;鼓励农村人民,尤其是妇女和最不利群体参与影响其生活条件的决定和活动;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;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;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、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,关注粮食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。

 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?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全球有8.4亿人常年食不裹腹,其中,发展中世界的人占7.99亿,而这个数字每年仅仅减少250来万。

  从19世纪以来,一直存在两种粮食观,即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粮食观。19世纪末20世纪初,悲观主义占主导地位。到20世纪40年代后,随着世界粮食形势的好转,悲观主义也逐渐被盲目乐观情绪所取代。到70年代初,发生了世界性的干旱,粮食歉收,爆发了粮食危机。严峻的现实又把盲目乐观情绪一扫而光。世界粮食日”的诞生说明人类对粮食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,世界各国开始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有了足够的重视。

  1946年的“第一次世界粮食调查”,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5-1939年的70个国家(占世界总人口的90%)为对象,按每天平均摄取热量低于2250卡界定营养不良,得出的结论是: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。

  1952年的“第二次世界粮食调查”,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-1948年的70个国家为对象,所得出的结论是: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,除北美、欧洲、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到基准水平。

  1963年的“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”,以1957-1959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,得出的结论是:发展中国家60%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。

  1977年的“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”,统计分析了1972-1974年的数据,调查范围扩大到162个国家ng体育官网app下载。结论是:全世界有4.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,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四分之一都属于这个范围,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。

  1986年的“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”,结果是:112个发展中国家(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)1979-1981年有3.35-4.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。

 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: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。但就在同一时期,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,可是却有4. 5亿人挨饿。1995年,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,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之多。

  1972年,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,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,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,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,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,以唤起世界、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。但是,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,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。据当时预测,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“世界粮食日”的决议,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。

 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,不仅动植物,而且农作物的品种也在日益减少。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,而现在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,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。其中,玉米、小麦、水稻约占60%,而大多数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。

  随着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,全世界粮食供应正变得日益脆弱。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万的速度增长,地球提供给人们粮食还能维持多久,许多人正以焦虑的心情在进行着研究。

 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,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。因此,开展爱粮节粮、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,是事关国计民生、社会稳定的大事。 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,我们每一位市民要树立“节约粮食光荣,浪费粮食可耻”的观念,自觉从如今做起,从自身做起,节约每粒粮食,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,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。

 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,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的总称,也可概括称为“谷物”。粮食基本是属于禾本科植物,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(淀粉),其次是蛋白质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“粮食”概念的界定:“粮食”就是指谷物,包括麦类、粗粮和稻谷类三大类。其中,麦类包括小麦、大麦、皮麦、青稞(元麦)、黑麦和燕麦(筱麦);粗粮类包括玉米、高粱、荞麦、粟(谷子、小米)和黍(糜子);稻类(大米)包括粳稻、籼稻、糯稻、陆稻(旱稻)和深水稻;此外还有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:小豆、绿豆、木薯、番薯(红薯、白薯)、马铃薯(土豆)。

 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谷杂粮,是指稻谷、麦子、大豆、玉米、薯类,我们习惯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,所以“五谷杂粮”也泛指粮食作物。

  稻谷即水稻,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,是“五谷之首”。大米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,起到养脾健胃和滋阴润肺的良好作用。

  麦子也是日常主食之一,麦子有养心安神、益气止汗的功效,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可以很好地补充营养。

  大豆里面蕴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质,多被用来做成豆制品食用。大豆中的营养成分全面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和多种膳食纤维。

搜索